今年省考的必考点,藏在中央一号文件里

2021年2月26日 1799点热度 0人点赞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和历年一样,今年的一号文件仍然聚焦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扶贫......闭着眼睛都知道这是一个公考的必考点,可是这个话题如此之大,哪些方面会被重点考察?

假如《山海情》就是一篇扶贫命题大作文,我们如何拆解模仿?

且看半月谈小笔杆带你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主旋律国剧《山海情》收官,豆瓣获评9.4分,它不怠慢细节、不回避道阻且长、不渲染苦情, 用“土中作乐”的演绎呈现一种朴实而昂扬的诗意,可谓是“扶贫命题大作文”的一类范文。

文艺,不光要有人民视角,更要为时代放歌。

文艺如此,文章更是如此。立意,之于公考大作文写作,就是站位的高度、思域的广度和见识的维度,是文章架构、行文脉络、谋篇结构的出发点,是“看不见的手”。

△图片源于半月谈《初心讲申论》系列课程

立意,要贴合时代性

《山海情》之所以引发热议、牵动人心,与扶贫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导演孔笙在专访中说,创作初衷是为了留住人类反贫困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片段,让人们记住这个感人故事。

可见,只有将创作、写作的立意与滚烫、鲜活的时代融为一体,才能描摹出有血肉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好作品。作为公考大作文,其时代性指向要求更为明确,分析有前瞻性、经验有借鉴性、决断有实操性,无一不是需要建立在贴合时代性的基础之上的。

时代性,是宏大叙事的深厚背景,也是“立意”所能依靠的浩瀚山河。脱离时代的文章,便不能唤起读者的即时情绪,没有了同悲共喜的情感共鸣,文章就只是呈送给阅卷人看的文字组合和句式段落。

好的感情是双向奔赴的,好文章也是。贴合大的时代叙事,文章才能有洞见、照见时代下的笔触和视角,才有透过文字被阅卷人感知的情绪传达。正所谓文如其人,阅卷人为文章打的分,何尝不是为考生点的赞呢。

立意,要体现思想性

《山海情》作为主旋律题材,其感天动地的正能量自然是充沛的,但更为可贵的是它壮丽的纪实手法,传达了一种“苦却不丧”的精神力量。

反观公考大作文写作,很多考生想要呈现一种深邃练达的思想,往往用力过猛,成为“生活在树上”,而不是修行在人间。好的大作文,其立意的思想性,往往都是思域维度在闪光。

△图片源于半月谈《初心讲申论》系列课程

以2017年国考大作文“以水为师”为例。这个有哲学思辨意味的题目,实在是“思想性友好型”考题。它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腹地,随便展开就是妥妥的行走的人文类指南。

但有的考生却偏偏把视域局限在“性能”解读上,利他、奉献、仁爱讲了半天,还是一个维度。

来看初心老师课程解读。众所周知,水无形而器有形,将“水”赋予意识形态也是人的意识形态,进而展开成为公职人员的思考角度和履职方向,也更有“为师”的学习意味,其立意的层次自然就高人一筹了。

立意,要紧扣现实性

公考大作文,从来不是八股文或者套路写作文。它贴合时代、凝练思想,但不是高高在上的宣讲、更要俯下身子去倾听。

《山海情》对现实主义的呈现,可谓有口皆碑。情感绵密、群像鲜活,才带来“沉浸式”的观感体验。

△图片源于《山海情》剧照

公考大作文,是面向阅卷人的现实答卷,有着“文以载道、文以辅政”的现实要求,如果只有思想性没有现实性,显然是脱离考生身份的。

以国考“不学礼无以立”考题为例。

△图片源于半月谈《初心讲申论》系列课程

好的大作文,是充分体现考生身份感和分寸感的。作为准公职人员的选拔类考试,公考的文章如果仅仅是“思想评论”就离题万里了。

来看初心老师的解读。“礼”是赓续传统,“立”是驾驭当下。历史照见现实,意识作用实践,给了这样空泛的话题一个鲜活的现实解读。

可见,立意深远,则文章高下立判。

潜行者

https://pc01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