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中组部、人社部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处分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45号),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到记大过、降级处分的工资待遇处理等问题作出明确。2012年同名规定(人社部发〔2012〕68号)同时废止。纪法思享现摘录和提炼《通知》主要修改内容,详情请参阅原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处分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点摘录和提炼) (人社部发〔2025〕45号,2025年8月18日印发) 根据《政务…

2025年11月25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人社部网站、网络公开法律法规资料、纪法思享等。文章附表为延伸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大过、降级处分 和政务处分年度考核问题的复函 人社部函〔2025〕90号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你厅2025年6月9日《关于记大过、降级处分、政务处分年度考核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大过、降级处分的当年及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档次。 受政务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核,按照受同种类事…

2025年11月25日 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在纪委监委的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工作中,谈话笔录、询问笔录、讯问笔录是记录案件事实、固定关键证据的基础性载体。这三种笔录虽仅一字之差,却因适用场景、法律依据不同,直接关系案件调查的合法性与证据的有效性,稍有混淆就可能影响办案质量。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我从核心区别、运用要点两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实践经验。 谈话笔录、讯问笔录、询问笔录一览表 维度 谈话笔录 讯问笔录 询问笔录 适用对象 监察对象、监督对象、初核阶段证人(范围最广) 仅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针对性最强) 仅证人、被害人、知情人(功能单一) 适用阶段 谈…

2025年11月20日 3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的《监察法实施条例》第二百零四条将适当了解作为和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并列的问题线索处置方式。第二百零五条第一款规定如何采取适当了解方式处置问题线索:“采取适当了解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应当按规定报批后,依法依规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验证问题的真实性,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不得与被反映人接触。” 有人认为,采取适当了解方式处置问题线索不能采取谈话措施。笔者认为,采取适当了解方式处置问题线索可以采取谈话措施,与被反映人之外的相关人员谈话,但不能与被反映人接触。与被反映人之外的…

2025年11月20日 47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实施后 如何规范适用新旧条例 日期: 2024/01/03 作者: 钟纪晟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在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施行后如何规范适用新旧条例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一、如适用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党纪处理,应表述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条之规定”,能具体到款、项的还应写明款、项。 二、如同…

2025年11月6日 5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2009年,重庆市警方发现了一起特大网络组织淫秽表演案,并对这个案件定名为“071”。 同年8月,警方进入了当地的一家酒店之中,在这里,警方发现了数十名衣着暴露的女孩正对着电脑屏幕,跟对面的客户视频聊天。 不过她们的工作可不仅仅是和客户视频聊天,还有着更深入地服务。 两个月之后,这些女孩们的老板被抓捕归案,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 这些女孩都来自哪里?她们的老板是谁,为什么会被抓呢? 01 “引人入胜”的网站 在2009年初,湖北警方在对网站进行日常检查的时候,一个热度很高的网站突然跳到了他的眼前。 本着不错过一个的原…

2025年11月6日 100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纪检监察谈话并非简单的“聊天”或“讯问”,而是一场高强度的心理、证据和智慧的较量。谈话室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次进去,都是一次智慧、勇气与专业的全面考验。许多一线的同志都深知,谈话工作正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其核心痛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痛点一:心理对抗性强,难以突破“心防” 表现:谈话对象普遍存在侥幸、抵触、畏罪等复杂心理,构筑起坚固的心理防线。他们或沉默不语,或避重就轻,或编造谎言,甚至情绪激动、反客为主。 根源:谈话对象深知谈话后果的严重性,其本能反应是自我保护和对抗。 痛点二:“零口供”困境与证…

2025年11月6日 41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从事审理工作已经7年了,期间借调中央纪委从事审查调查工作半年,也零零散散参加过委里的案件办理工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历,让我对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基于这些认识,我从审理的视角聊一聊如何提高案件办理质效。 纪检监察工作中,有两个核心环节,即审查和审理。审查的核心就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该有的证据都收集到位;审理的核心就是负责审核前面的工作,给案件定性,看看处理是否合适。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审查与审理的双赢?我觉得就是二十四字方针,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

2025年11月6日 105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法律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但是,人一旦被留置,还有得选吗? 结合办案经验,笔者从法律、政策、心理和价值观四个层面,总结了9个原因。您阅读的时候,最好有个代入感,或许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我说的意思。 法律层面上两个原因 一、认罪认罚,可以从宽 被调查人一被留置,办案人员会先给讲法律政策,主动交代可以从宽处理,有时候生怕不明白,把从宽的纪律条令和法律条文都打印出来,让被调查人学习;给被调查人讲主动交代后从宽处罚的案例,讲对抗组织审查从重处罚的案例。这就形成一种强烈的利益导向,主动供述,那就能获得从轻的处理,而抗拒调…

2025年10月30日 92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 「基本案情」 被告人彭某在任某国有公司副总经理期间先后收受王某、李某、喻某贿赂款322万元。在得知王某因涉嫌行贿罪被立案调查后,彭某退还喻某银行卡一张及11.8万元。不久,彭某因涉嫌犯受贿罪被立案调查。 2 「意见分歧」 对于彭某已退还喻某的受贿款物应否追缴? 一种观点认为,受贿人案发前已将受贿款退还给行贿人,违法所得财物对于受贿人来说已经不复存在;而行贿人收回退还的款物,原本是属于自己的合法财物,故不应追缴。 另一种观点认为,追缴受贿人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是刑法总则的规定,受贿人案发前退还行…

2025年9月30日 95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可能原因如下: 01 什么是监察调查? 监察调查,顾名思义,就是有监察机关主导开展的调查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有关规定,监察调查是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 那么如何把握这一概念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监察调查的主体具有专属性。即监察调查只能由各级监察委员会统一行使。 在监察体制改革之前,这项权力分散在行政监察部门、预防…

2025年9月30日 143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收受贿赂手段更趋隐蔽,如以借为名收受或索取好处。对此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涉案财物性质、以借为名受贿的特殊情形以及索贿情节认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准确定性。 有这样一起案例。赵某系A市B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负责该区征收拆迁相关业务的招投标工作。赵某常年沉溺于高档消费,为获得足够资金支持,2020年5月,其以父亲患重病急需用钱为由,向在B区承接旧城改造和房屋拆除项目的企业老板甲、乙二人分别提出借款50万元。赵某认为自己在B区征收拆迁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为甲、乙二人提供过帮助,…

2025年9月26日 79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与普通受贿不同,索贿不需要“为他人谋取利益”。司法解释规定受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达不到“数额较大”时,具有“多次索贿”情节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把索贿解释为带有胁迫性质的“强要财物”,要求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甚至是造成极度痛苦的这种观点,限缩了索贿的适用范围,偏离了刑法关于索贿条款的含义及立法意图。 ●国家工作人员在他人未有给予财物的明示或暗示时,利用职务便利主动提出财物要求的,构成索贿型受贿罪,后再根据是否实际取得或控制财物及未得逞原因来区分既遂、未遂、中止。 索贿是受贿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

2025年9月25日 116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一、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是什么? 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从利益本身的合法性、获取利益的手段是否正当、是否违背公平公正原则谋取竞争优势三个核心维度综合认定,具体包括以下三类情形: 1.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利益本身不正当); 2.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方便条件(手段不正当); 3.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违背公平、…

2025年9月24日 144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审查调查语言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是在心灵的净土种下智慧与善良的种子。在谈话中运用穿透式的思维、逻辑、心理、社会知识、星座、佛教以及各种社会、心理定律等知识,从自我认知,他人认知,共同认知过程中,从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放弃自我,从而坦荡认错,知错,悔错,获得自愈能力而面对错误,是心对心交流,通过语言的穿透释放力量,本质上是一场以语言为桥梁的心灵救赎,它超越对抗,直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 审查调查语言的力量往往被视为撬开真相的杠杆,是突破心理防线的利器。当将目光超越纯粹的信息获取与证据固定,触及人性深处时…

2025年9月24日 59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123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