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委管辖的100个罪名 (标蓝42个罪名原系公安机关管辖) 一、贪污贿赂犯罪17个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6.行贿罪 7.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8.对单位行贿罪 9.介绍贿赂罪 10.单位行贿罪 11.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2.隐瞒境外存款罪 13.私分国有资产罪 14.私分罚没财物罪 15.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16.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17.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 二、滥用职权犯罪15个 18.滥用职权罪 19.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020年12月29日 2799点热度 1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纪委监委 何帅彤【典型案例】沈某,中共党员,G市某公立学校报账员。2019年9月30日,沈某将存于其名下银行账户中的28万元公款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2019年10月9日,沈某在该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归还单位并获取收益203元后,继续使用上述28万元公款购买新一批次理财产品。2019年10月19日,沈某在第二批次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归还单位并获取收益后,第三次用上述28万元公款购买理财产品并获取收益。2019年10月30日,沈某将公款28万元入账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2020年12月24日 2084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纪委监委 吴勤 审理报告是案件审理室报经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提请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审议的重要文件,审理意见是该报告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工作中,案件审理室可能会遇到经过审理,认为不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情况,有同志认为,对此可直接在审理报告中提出“撤销案件”的审理意见。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 一是审理报告中提出“撤销案件”的审理意见尚无法律规定依据。根据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涉嫌违纪或者违法、犯罪”这一审理范围内的案件…

2020年12月24日 2174点热度 1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监察法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证据规则。在具体实践中,对监察调查中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排除方式等理解存在不同,还需对监察调查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推动法法衔接,促进有关立法的完善。 职务犯罪调查中的非法证据排除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将非法证据排除分成两类,即按照侦查人员违法取证的严重性,区分为强制性排除和裁量性排除。强制性排除规则适用的对象主要是侦查人员通过严重违法手段获取的言词证据,如采取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言词证据。这些证据应无条件地予以排除,并且不可补正。裁量性排…

2020年12月24日 2180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如何理解和把握《政务处分法》规定的 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的匹配适用? 遵循“轻轻、重重”的匹配原则 作者:贾轶凡,河南省纪委监委 王浩臣,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纪委监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年第16期 文章要旨 1.政务处分和党纪处分应处于同一种形态,遵循“轻轻、重重”的匹配原则。 2.党纪轻处分和政务轻处分可以搭配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3.撤销党内职务(无职可撤可严重警告)、留党察看一/二年、开除党籍(也可配开除公职)处分,搭配适用政务撤职处分,降低一个以上职级。 4.降级处分是轻处分,不是重处分。可以…

2020年12月21日 9092点热度 31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纪检监察知识测试 试题解析 2019年底至今年1月,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部署,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28万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全员培训应知应会知识测试。 为学深、学细,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本领,“纪法思享”上线“纪检监察知识测试 • 试题解析”专栏,对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进行讲评解析。 01 选择题 监察机关需要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应当依据监察法进行,除法定有碍调查情形外,在(   )小时内通知其所在单位和家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A.24 B.36 C.48 D.7…

2020年12月21日 4151点热度 8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该条因涉及相关公职人员的“饭碗”备受关注。如何理解“案件情况特殊”以及“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具体程序,是全面准确理解和适用该条的前提。 全面精准把握宽严相济的立法精神 《政务处分法》施行前,公职人员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罚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处理的标准不尽相同,…

2020年12月16日 2159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最近,两件出警的事在警察圈子里很“爆”,一件自不必说,就是安徽女孩投江自杀的警情。 现场出警民警、辅警没有救生设备、不会游泳,在岸边劝女孩回心转意的时候,女孩突然跳入深水区,民警傻了,辅警也傻了,所以他们才会想出利用手牵手的方式进入深水区试图拉回距离五米开外自杀女孩的很无效的做法。 这显然不是在场群众想要看到的场面,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当女孩跳入深水区那一刻,所有的在场民警、辅警都应该如同像自杀一样不脱衣服全部瞬间跳入冰冷的河水中。 当然,大多数人是希望所有的在场民警不仅会游泳,还要是专业救援队的健将级才行,大家三下五…

2020年12月10日 2801点热度 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文章要旨 1.犯罪后保留公职,必须是过失犯罪,并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以开除为原则,不开除为例外。从警示角度考虑,保留公职应从严控制。 3.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上一级机关”包括上一级监委、任免机关、所在单位的上一级机关。 4.保留公职的特殊情形,可以“先移后处”。 公职人员过失犯罪  哪些情形可以不予开除  作者:许展、李刚,安徽省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9-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因过失…

2020年12月10日 2566点热度 3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文章要旨 1.提醒谈话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措施;谈话提醒多用于纪委监委的专责监督。 2.提醒谈话主要适用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般尚未构成违纪违法的情形;谈话提醒适用于一般性、轻微违纪问题。 3.提醒谈话是预防性措施,不用记入个人档案;谈话提醒有关材料应当存入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 4.实践中,两者存在适用主体交叉和转化情形。 提醒谈话和谈话提醒有何不同 作者:张宏燕,广东省佛山市纪委监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1月25日 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有两类非常相似的谈话:“提醒谈话”和“谈话提醒”。早期在“四…

2020年12月9日 4814点热度 12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文章要旨 初核程序并不是必经程序,立案程序才是必经程序。绝大多数案件在立案之前都会经过初核,但以下案件不必初核可以直接立案: 1.对受到行政处罚或者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党员和监察对象,追究党纪政务责任。 2.网络曝光的恶性事件,且有关直接证据充分的。 3.重大安全事故、事件,造成恶劣后果且其中明显存在重大违规违法行为 4.上级交办、指定管辖或者移送相关线索,此前已经过初步核实,证据已经足够的。 权威答疑 1.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Q&A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经过初步核实,对党员、干部…

2020年12月9日 10255点热度 28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民警和辅警解救自杀女孩失败,让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得到了广泛传播。众多的大V、小V还有数不清的吃瓜群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警察评头品足,充满了讽刺和挖苦。 每一个当警察的,也别太往心里去,这件事情引发舆情应该属于正常。 警察自媒体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好作用,别总说他们不报道好人好事,不听领导话,好人好事有人报道就足够了,他们觉得自己的使命更加重大,要代表正义反击那些胡说八道的人,还说这叫反制。主流媒体有时也受他们影响,目前一面倒的情况有所改观。 现在网络上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就是警察救援失败,警察就该承担责任,警察是…

2020年12月9日 2615点热度 2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作者:郑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纪委监委。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处分决定文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郑  俊 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依规依纪依法定性量纪后,最终均以处分决定文书的形式体现。被处分人可以依照处分决定文书衡量纪检监察机关对其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是否恰当,也可以依照处分决定文书行使其知情权、申诉权等相关权利。处分决定文书是反映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形象的窗口,纪检监察机关需要高度重视处分决定文书的起草工作。下面,笔者试对处分决定文书制…

2020年11月29日 3857点热度 10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公通字〔2020〕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依法惩治跨境赌博等犯罪活动,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办理跨境赌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n…

2020年11月26日 4251点热度 2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最牛刑事判决书”:(2014)惠阳法刑二初字第83号 那么这判决书牛在何处呢? 首先,这判决书进行了详细的说理。整份判决书24页,除去事实与证据部分占了10页外,法官用了将近十四页来阐明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其次,另有动人之处。 原文: 纵观本案前行为合法后行为违法的全过程,我们认为,被告人犯意的基础动因在于一念之间的贪欲。欲望人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人有感知就会有欲望,所以欲望是人的本性,它来自于基因和遗传,改变不了,因而是正常的。同时,被告人取了钱带回老家,除了给弟弟一些钱,剩下的也一直不敢乱花,这说明他对社会…

2020年11月26日 2343点热度 3人点赞 潜行者 阅读全文
1192021222335